书包小说网为您提供余耀华呕心创作的架空小说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最新章节
书包小说网
书包小说网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重生小说 校园小说 乡村小说 官场小说 军事小说 总裁小说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小说排行榜 网游小说 穿越小说 都市小说 耽美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仙侠小说 推理小说 综合其它 竞技小说 经典名著 同人小说
好看的小说 锦衣风流 极品女婿 天才鬼医 一品庶女 末世重生 护花邪王 花花公子 收养日记 极品医圣 风流纨绔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书包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作者:余耀华 书号:44630  时间:2017/12/6  字数:8184 
上一章   四 阴谋家的较量    下一章 ( → )
  1、殃及池鱼

  赵普是开国元勋,在太祖朝位居宰相,由于贪赃枉法,加之死对头卢多逊从中作祟,被太祖逐出京城,出任河节度使。太祖驾崩,赵炅即位,他对赵普虽然不怎么放心,但赵普是开国元勋,为了安抚人心,利用元老重臣装点门面,召赵普回京。恰在此时,朝野有一种谣传,说新皇帝的皇位来得不正“金匮之盟”令人存疑“烛影斧声”的故事更是在朝野传得沸沸扬扬,大概意思是赵炅的皇位继承有点不地道。

  赵炅虽然坐上了金銮殿上那把椅,其实心里也有些发怵,多少有点理不直、气不壮的味道,因为他的皇位继承属于违规操作。

  皇位继承,是一个很复杂、很麻烦的工程。古代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老婆一大群,一个正宫皇后,称国母,后宫的领导人。皇帝有很多儿子,皇后生的,称之为嫡生,其他嫔妃生的,称之为庶出。众多儿子都想继承皇位,都想做皇帝。为了避免皇室内部因争夺皇位而内讧,保持皇位替的相对稳定,中国古代从秋时起就皇位继承问题制定了一个法律规范文件:皇位继承法。

  继承法的规则:嫡长继承、顺序继位。皇帝死了,皇位由皇后所生的长子继承,如长子早死,有子即立其子,无子再由嫡生次子顺序继承。只有在皇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庶出的长子。皇帝无子,则依照亲疏顺序选立继位人。

  太祖赵匡胤有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按皇位继承法的规定,怎么也轮不到做弟弟的赵光义来继承皇位,朝野对“烛影斧声”的种种猜测是有道理的。

  赵炅听了这个谣言后,也无可奈何,嘴长在别人身上,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捂是捂不住的,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被太祖逐出京城的赵普。

  赵普既是开国元老,又是金匮遗命的现场见证人,如果将他召回,必要的时候,可以由他出面,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

  想干就干,做皇帝的有这个能耐,一纸诏令传到河,将赵普召回京师,改封太子太保。

  赵普重回京师之后,当时的宰相是他的政敌卢多逊,他之所以被贬出京师,很大程度上也是拜卢多逊所赐,而此时的卢多逊圣眷正隆,朝中的事情一手遮天。

  赵普沉浮宦海几十年,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在身家性命随时都有危险的情况下,首先得自保,故复出之后,政治态度自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处世为人收敛了许多。每天只是上朝、下朝,夹着尾巴做人,居京数年,一直是郁郁不得志,夜图谋着要除去卢多逊这个政敌。

  卢多逊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猾得很,他知道赵普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对赵普保持了十二分的警惕,凡是赵普可能出手的地方,他都预先予以防范,事事做得天衣无得赵普空自劳神,却又奈何不得。同时,他还利用与皇上接触多的机会,经常在赵炅面前煽风、点鬼火,说赵普当年曾建议立太祖儿子德昭为太子,对于赵炅做皇帝这件事,他从心里是不赞成的。赵炅听了这些后,对赵普也是不冷不热的。

  赵普宦海多年,经验老到,察言观,知道皇上对自己有看法,也知道是卢多逊在中间捣鬼,但一时找不到对付卢多逊的办法,只好暂时忍让。

  卢多逊是个佞,以害人为乐趣,不害人,心里就的,当他在新朝的位子逐渐稳固之后,又要捣鼓着害人了,选择的对象,自然就是他的宿敌赵普。

  赵普有个妹夫叫侯仁宝,原来在京师供职,卢多逊与赵普有矛盾,便打起了赵普妹夫的主意,一纸调令,将侯仁宝调到邕州去做了地方官。邕州远在岭南,与州(唐朝时称安南)界。

  赵普知道这是卢多逊搞鬼,但他是宰相,实权人物,这样的人事调动,他有权,想反抗也没有用。但他担心侯仁宝久居邕州,数年不调动,恐怕要老死岭外,便向赵炅上书,建议出兵夺取州。因为按照惯例,出兵州之前,朝廷要召与界的邕州地方官来京询问情况。赵普想乘这个机会,将妹夫留在京师。

  赵炅本来就好大喜功,看了赵普的奏折,立即准备召见侯仁宝,询问边境之事。

  卢多逊老巨猾,早已看出赵普的用意,即刻入朝,对赵炅奏道:“听说州发生内,此时正是夺取之时,如果先将候仁宝召回京师,反而会引起州的警觉。以臣之见,不如密令侯仁宝整顿兵马,直接攻打州,才是万全之策。”

  赵炅的耳朵子软,又同意了卢多逊的意见。下诏命侯仁宝为州水陆转运使,孙全兴、刘澄、贾湜等随同部署,率兵攻伐州。

  卢多逊这一招,完全出乎赵普的意料,打了他个措手不及,想变招已是不及,他恨死了卢多逊。

  侯仁宝奉诏,不敢耽搁,立即整顿兵马,与孙全兴等先后出发。大军走到白藤江口,正碰上州水兵驻扎在江边,江面停泊着数百艘战船。侯仁宝率先冲入敌营,宋兵见主帅一马当先,谁还敢落后,发一声喊,一齐杀向州兵营。州兵毫无防备,顿时作鸟兽散。宋军大获全胜,夺取战舰二百艘。

  侯仁宝待孙全兴等人到后,同他们商量,继续向州纵深进攻,他自己为前锋,约定孙全兴等随后跟进。不料孙全兴等人将兵马驻扎在与界的地方,按兵不动,让侯仁宝率军孤军深入。

  侯仁宝孤军杀入州,沿途竟没有碰到有效的抵抗,一路势如破竹,正在宋军节节胜利之时,州知军府事黎桓派人送来一封书信,恳求宋兵停止攻击,他们情愿投降。侯仁宝信以为真,命令士兵安营扎寨,等候敌人来降。宿营后也无戒备,夜深人静,黎桓突然率兵偷袭宋营。

  宋军将士经过长途奔袭,已经是疲惫不堪。晚上休息的时候,以为可以睡个好觉,早早地解衣卸甲,安然而睡。敌兵突然杀到之时,众兵士还在睡梦之中,惊醒后,人不及甲,马不及鞍,昏头昏脑地毫无抵抗之力,死的死,逃的逃。侯仁宝也死于军之中。

  可怜侯仁宝,活得好好的,尽管邕州地处岭南外,离京城遥远,但总还有命在。赵普向赵炅上表,本以为可以将侯仁宝调回京师,谁知卢多逊从中一杠子,使侯仁宝弃尸州,成了他乡的孤魂野鬼,侯仁宝恐怕是死不瞑目。

  是赵普害死了侯仁宝、还是卢多逊害死了侯仁宝?恐怕只能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话来说这件事情了。

  赵炅得知州兵败,立即下诏班师,命令把按兵不动的孙全兴、刘澄、贾湜押解到京师,斩首弃市。

  赵普得知妹夫战死沙场,暗自后悔,本想暗中帮助妹夫侯仁宝,不想倒害他丢了性命,因悔而生恨,他对卢多逊更是恨之入骨。旧仇未报,又添新恨,恨不能将卢多逊千刀万剐,碎尸万段,掏出他的心肝拿去喂野狗,方才解恨。

  卢多逊此时圣眷甚隆,他知道侯宝仁一死,他又欠了赵普一条人命,两人的梁子结得更深了,所以对赵普的防范更加严密了。他知道赵普是老臣,在朝臣中有很大影响力,担心他联合朝中大臣上章弹劾自己,便规定所有朝臣给赵炅的奏章,必项先报到他这里来,他看了之后,签了“不敢妄陈利便,希望恩荣”十个字后,才能报给赵炅御览。他是宰相,有这个权力,朝臣们虽然心里不服气,但也无法抗拒。

  赵普见卢多逊防范得紧,无隙可乘,无计可施,只好暂时忍下这口气,等待机会再行报复。

  2、兄弟相残

  人刚生下来,并无善恶之分,善恶是后天形成的。人的一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各种原因,有人因善而转恶,有人因恶而转善。爱,可以融化人心中的恨;恨,也可以使人失去理智。

  赵普整生活在仇恨之中,就像一只猎犬一样,密切地注视着卢多逊的一举一动,他要寻破绽,觅机会,突然出手,击倒卢多逊。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太祖的第二个儿子、兴元尹赵德芳得了种奇怪的病,时间不长,竟莫名其妙地就死了,死的时候,年仅二十三岁,距他的哥哥赵德昭自刎,只隔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赵炅哭过几声后,即下诏赠德芳为中书令,追封岐王。

  金匮遗命中的皇位继承人,赵炅之后,只剩下皇弟赵廷美一个人了。赵廷美见两个皇子一个自刎而亡,一个又不明不白地病死,心里颇为不安。感觉到两人之死,与二哥赵炅总有那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内心极为不安,为了避祸,便寄情于声,深居简出。

  赵炅为晋王时的旧僚柴禹锡、赵熔、杨守一,乘机兴风作,进宫密奏,揭发秦王赵廷美骄恣不法,有谋反之意。

  赵炅对这件事将信将疑。以往,赵炅有事,一般是与卢多逊商量,但卢多逊与秦王的私不错,或许卢多逊也牵涉其中也说不定。赵炅这次多了个心眼,他不找卢多逊,而是找赵普。他之所以找赵普,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秦王赵廷美涉及到皇位继承,金匮遗命是兄终弟及。太祖之后是赵炅,赵炅之后是廷美,廷美之后是德昭,德昭之后是德芳。这个继承顺位,是很离奇古怪的。他找赵普,想试探一下赵普的忠心,看他还有没有利用的价值。正是这一试,使宋朝又出一惊天大案,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

  老谋深算的赵普绝不会放过任何稍纵即逝的机会,当赵炅询问他秦王赵廷美阴谋造反的事情时,他表示不甚了解,不敢贸然下结论。但是,他愿意对这件事进行调查,如果有蛛丝马迹,一定会及时向赵炅禀报。

  赵炅点头答应之后,赵普突然跪在地上不住地叩头,说有事要向皇上说清楚。

  赵炅抬抬手,示意赵普起来说话。

  赵普站起来,说他是两朝旧臣,当年备受太后恩遇,是昭宪太后遗命的现场见证人,对官家忠心耿耿,受权所害,才遭到太祖责罚。他当年被迁出京,曾向太祖上表自诉,说他是赞同皇上继位的,当时的奏折,定会存档。他恳请赵炅复查档案。如果能还他一个清白,他将死而无憾。

  赵炅略略点点头,未置可否,待赵普退出后,即令近侍查找赵普当年的上表,可是翻遍了当年的存档,就是找不着。有老近侍回忆说,记得有这么回事,好像是由太祖贮藏在金匮里。

  赵炅立即命人打开金匮查看,果然看到赵普的前表。赵炅看过之后,顿时感悟,感觉到赵普原来是自己的大忠臣。于是,他对赵普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下旨授赵普为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并密令他暗察秦王赵廷美谋反一案。

  赵普领了密令回家后,三天没有出门,他要理一下头绪,筹谋下一步的计划。首先,他要领会赵炅交给他这项任务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经过三天三夜的揣摩,他似乎猜出了赵炅的用心。经过苦思,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击倒政敌卢多逊的办法,虽然这个办法很损,不地道,管他呢!为了报仇,就得不择手段,做他一回小人。

  猎犬,终于出击了。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赵炅准备巡察西池,忽然接到柴禹锡、杨守一的密报,说秦王赵廷美图谋作,要在圣驾巡察西池途中下手,请圣上提前预防。

  赵炅并没有多作考虑,更没有派人去调查事实的真假,果断地下诏,撤了赵廷美开封府尹的职务,并将他遣出京城,打发到洛去任西京留守。

  告密者立即得到提拔重用,柴禹锡升为枢密副使、杨守一升为枢密都承旨。

  赵廷美的突然倒台,文武百官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因为说赵廷美图谋不轨,并没有拿出证据,仅凭一封告密信就下了结论,实在是难以服人。

  这是赵普设的一个局。

  赵普知道,按太后遗命,赵廷美是皇位的第二继承人,与赵炅的关系很微妙。选择赵廷美为突破口,很对赵炅的口味,过中缘由,只有赵普最清楚。

  赵普与秦王赵廷美并无宿怨。不过,他为了扳倒卢多逊,只好从赵廷美着手,设下一个陷阱,布了一个局。因为卢多逊与赵廷美的关系非同一般,搬倒了赵廷美,卢多逊就失去了一个靠山,更重要的是,按太后遗嘱,赵廷美是除赵炅外唯一活在世上的皇位继承人,与皇上的关系很微妙,这一点,赵普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就是赵普关门想了几天才想出的一着妙棋。

  秦王赵廷美倒了,卢多逊也料到会对自己不利,但他存着一种侥幸心理,并没有特别在意,再说,他也很贪恋这个相位,不甘心就此退出政坛,也就是这一犹豫,给了赵普机会。

  赵普是不会放过卢多逊的,明察暗访,终于查到了卢多逊的破绽,就是他派遣亲信勾结秦王。这名亲信叫赵白,与秦王府中的孔目官阎密、小吏王继勋、樊德明等狼狈为。秦王与卢多逊关系密切,都是他们几个人从中串通一气。赵白经常将朝中的机密密告赵廷美,并向赵廷美传卢多逊的话:“盼皇上早晏驾,好尽力侍奉秦王。”

  赵廷美也派樊德明去告诉卢多逊说:“你的话,正合我意,我也盼望皇上早些晏驾,由我来做皇帝。”

  赵普毫不客气地捅给皇帝,赵炅大为恼火,说道:“兄终弟及,本有金匮遗言,但朕正在壮年,廷美为何这样急呢?朕待卢多逊也不薄,难道他还不知足,一定要廷美做皇帝吗?”

  赵普奏道:“自古帝王传位,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误,陛下今岂能再错?”

  赵普的这句话,是经过三天三夜的冥思苦想、揣摩所得出来的一句话。今天,总算找到机会当面对赵炅说出来。

  赵普的揣摩果然不错,此言一出,正中赵炅下怀,他要借题发挥,严惩卢多逊及其同。当即下诏,责备卢多逊不忠,降职为兵部尚书。第二天,又下令拘捕卢多逊,关进天牢。与此案有关的赵白、阎密、王继勋、樊德明等人,一并缉拿归案。

  赵炅命令翰林学士李昉为首,包括学士扈蒙、卫尉卿崔仁冀、御史滕正中等人,组成一个陪审团,秉公审理卢多逊及其同

  在审案过程中,赵白等人对所做的事情供认不讳,再叫他们与卢多逊对簿公堂,卢多逊也无可抵赖。

  李昉将审理的结果上表给赵炅。

  赵炅又召集文武百官朝议卢多逊一案。

  太子太师王溥等七十四人,联名上奏:卢多逊身为宰相,却心怀二志,机密,暗结亲王,诅咒当今圣上,属大逆不道,应依法处斩;秦王赵廷美,并案处理;其余人犯,皆依大宋例律,依法惩处。

  朝议刚完,处理决定就下来了。

  削夺卢多逊官爵,发配崖州充军。雍熙二年(985年),卢多逊死于崖州;同案犯赵白、阎密、王继勋、樊德明等,推出都门外斩首,没收全部家产,亲属配海岛;赵廷美勒令归私第,其儿女不再称皇子皇女。

  卢多逊祖籍河南,祖宗的坟墓,都在河南。据说,他犯案的前一天晚上,天下大雨,雷电加,天火把他家祖墓前的林木烧得一干二净。当时,人们感到很诧异。等到卢多逊犯案发配充军以后,人们都说这是遭天谴,卢家的气数已尽。

  赵普借卢多逊暗通秦王案,既打击了政敌卢多逊,又讨好了赵炅,一箭双雕。

  卢多逊死了,赵廷美的悲惨命运还没到头。赵普觉得他是一个隐患,如果有朝一东山再起,自己就没有好果子吃,索来个一不做,二不休,暗中指使开封知府李符上了一道奏章,说赵廷美呆在家里仍然不思悔改,口出怨言。

  赵炅对这一类奏章格外重视,下诏降赵廷美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并诏令房州知州阎彦派人严加监管。

  赵廷美被发配到一个僻远的山区,身份也从一个亲王而变成一个失去自由的囚徒。

  顺便要说的是,李符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因为赵普怕他秘密,找了一个茬儿,将他贬到地方去做了一个小官。

  赵炅因右仆沈伦没有发现卢多逊两个人的阴谋,有失职之过,下诏免去他们的相位,降职工部尚书。左仆薛居正,这时候已经去世,于是,任命窦偁、李昉同为参知政事。

  赵普导演了一个秦王阴谋造反的惊天大案,除去了政敌卢多逊。赵炅利用赵普和卢多逊的矛盾,铲除了金匮之命中除他之外的第三个皇位继承人,清除了将皇位传给儿子的最后一个障碍。君臣二人,是各得其所。

  赵普击败了卢多逊,了心头之恨,暗自高兴了好些天,重新又甩开膀子大干起来。但他忘了一件事,当他在击倒卢多逊的同时,也除了赵炅心中的隐患,从此以后,赵炅可以高枕无忧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鸟兽尽,良弓藏。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后大杀功臣,就是前车之鉴。赵普似乎忘记了这段历史,他认为自己是新朝的功臣,又可以像太祖时那样大干一场了。其实,他错了,他的好日子也不多了。

  当初,赵炅重用赵普,有两个目的,一是因为他是太后遗嘱的唯一见证人,起用他是想通过他来证明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这是主要的。二是显示自己重视太祖时代的老臣。如今,第一个目的达到了,而且还有额外收益:除去了心头隐患。没有了这层担忧,赵炅渐渐觉得赵普有些不顺眼了。因为赵普的权位太重,有那么一种权重震主的感觉,赵炅心里很不舒服,而且,赵普还喜欢计较一些小怨,群臣多少有些议论。以前,赵炅要用他,这些小缺点可以忽略不计,现在,这些缺点就是缺点了。

  赵炅是皇帝,他不糊涂,如果平白无故地撤了赵普的职,就会给人一种过河拆桥的感觉,他不会这样做。在一次朝会上,他很关心地对群臣说,赵普有功于国家,也是自己的故,自己也很器重他,但看到他牙齿也掉了,头发也白了,年老体弱,还在为国事操劳,自己于心不忍心啊!要选择一个好地方,让他安享晚年。事后,他还特地赋诗一首,命刑部尚书宋琪专程送到赵普的家里赐给赵普。

  赵普拜读了赵炅的诗,顿时老泪纵横,他心里明白得很,皇上赋诗的寓意是劝自己主动辞职。好不容易重新做了宰相,又要把位子让出来,实在是心有不甘。但皇上有了这个意思,如果赖着不走,到时得个灰头灰脸更难堪。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对宋琪说:“皇上待普,既有恩泽,也有私谊。我年纪大了,活在世上的日子也不多了,难以报答皇上的圣恩,愿来世做牛做马,再为皇上效犬马之劳,请大人转呈皇上,说我明天有表上奏。”

  宋琪劝慰一番后辞去。

  第二天,赵普呈上辞职表。赵炅也没有挽留,马上准奏。改任赵普为武胜军节度使,赐宴长殿,亲自给赵普饯行,酒至半酣,赵炅再赋诗一首,送给赵普,作为赠别之言。

  赵普叩拜谢恩,泣地奏道:“蒙陛下赐诗,臣要将这首诗刻在石碑上,他到阎王那里报到时,让此碑陪伴着臣,同葬于九泉之下,将陛下的恩德铭刻在心。”

  赵炅也陪着掉了几滴眼泪。君臣依依作别。

  赵普走后,赵炅又命宋琪、李昉同平章事,别选李穆、吕蒙正、李至三人为参知政事,随即,诏令史官编修史书,每天呈上三卷御览,故此书就叫《太平御览》。

  第二年又改元雍熙(984年),即赵炅即位九年。文武百官拜表祝贺,文人墨客诗赋对,粉饰太平,赵炅同朝文武大宴三

  忽然有一天,房州知州阎彦用八百里加急驿报,说涪陵公赵廷美病死在房州。

  原来,赵廷美贬到房州,房州知州阎彦遵循皇上的旨意,派人夜监督,赵廷美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要到哪里去必须报告,批准后才能出行,而且出行的时候还有人跟着,成了一个没有关进牢中的囚徒。赵廷美虽然气愤,却也毫无办法,整天郁郁寡,不久便得了一场怪病,再不久就含恨而死,死时年仅三十八岁。

  据说他死的时候,什么也没有留下,只在书案上留下一首手书曹植的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生,相煎何太急?

  赵炅得到赵廷美的凶信,不叹息道:“廷美自小就刚愎自用,长大后性格更是暴,朕因为与他是兄弟,不忍心重罚他,暂时将他放到房州,想叫他闭门思过,磨磨他的锐气,正准备召他进京,恢复他的爵位和官职,谁知天不假年,他竟然忍心撒手人间,离朕而去。回想朕兄弟五人,现在只存朕一人在世,朕能不痛心吗?”

  宋琪、李昉等一众大臣出言奏慰,无非是节哀顺变之类的话,也不细表。 wWW.bAgXs.cOm
上一章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下一章 ( → )
书包小说网提供《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的最新章节和大量的VIP章节,余耀华呕心创作的架空小说《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最新章节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清爽无弹窗,若有内容侵犯您的权益,我们将安排核实及删除!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最佳的阅读体验就在书包小说网。